科学的时间安排,无疑是高学习效率的保证。有的同学的学习时间那排就比较混乱,另一些同学学习效率也还可以,没刻意的拟定学习时间表,建议这类同学都可以尝试设计一下我们的学习时间表,如此更能提升学习效率,保证整个学习计划都能按期完成。
那样如何算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时间安排表呢,让大家一块儿看看这张复习阶段的时间安排表吧!
1、起床时间
起床的时间最好定在6:30,建议不要起的太早或者睡懒觉,由于早上的时间非常宝贵,这个时间段是记忆文史常识的大好阶段。
2、早读时间
早读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,时间大概从7点——8点,早读的内容可以涉及语文古文,诗词背诵、英语单词记忆,史政常识等。
考生最好将早读平分为3个阶段,每阶段平均20分钟,如此可以保证所有学科都可以复习到。
另外在单词记忆的过程中,没必要为完成目的而加快进程,从而忽略了成效。
3、1、二节课
这两节课假如有老师来讲课的话,可以跟着老师来回顾梳理常识。若无的话,建议可以做一些文史类的考试试题,或者作该类常识的整理,这是由于人的记忆力一般在上午比较强,而文史常识由偏重于记忆,因此用上午的时间来复习文史常识是比较适当的。
4、午餐、午休
午餐一般安排在12:00到1:30,不少同学可以用20分钟的时间吃完午饭。可以借助12:20到12:50的半个小时,来学习。学习的内容可以自主安排,可以稍微向理科倾斜。
用12:50到1:20的半个小时来休息,午休很必要的,假如感觉比较累的话,可以适合延长午休时间。短短的午休时间,可以为下午带来充沛的历程,因此午休看上去很必要。
5、第三至五节课
同样,3、四节课假如有老师上课,可以跟着老师来学习新常识,或者回顾梳理旧常识,若无课程安排的话,可以自己复习,可以选择作一些模式试题,将试题中不懂,或者概模糊的要点,再到课本中核实了解,对于实在不会问题,可以记下来。这两节课,可以学习下物化方面的理科常识。
6、晚自习晚
自习主要选择做一些试题,侧重点还是在理科方面,由于这个时候人的记忆力会降低到最低,但逻辑剖析能力最好。假如要记忆东西的话,在这一段时间可以选择理解型记忆。另外可以将一天积累下来的问题,问带课的老师,然后彻底决绝掉,最好再针对这类问题往更大范围推广下,做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成效。
7、晚自习后
晚自习结束大概在9点左右,假如精力充沛的话,可以借助9点到10:00点的时间,再学习1个小时,学习内容主要针对我们的弱势科目,进行强化。
8、睡觉时间
在睡觉前,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,对一天内学习的收成进行回顾,对明天的学习细节进行大概安排。做完这类事情后,就能休息了。
睡觉的时间可以安排在10:40左右,但最迟应确保在11点前睡觉。最好不要开夜车,由于这不但对身体有害,而且没办法保证睡眠。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7~8个小时左右,假如保证不了,就会干扰健康,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生活。
以上即是一套科学的中考复习时间安排表,假如能将这张时间表和我们的学习计划结合起来,中考试前的复习会更具体和充实。这个时间安排表的内容是比较平和的,同学们也可以参考我们的实质状况进行调整,但建议大伙对我们的一天的学习时间进行一个安排,如此会使学习的成效和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升。